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
您当前所在位置是:首页 >>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
听母亲讲姥爷的故事
发布时间:2022-10-26     作者:    浏览量:2708   

草木会发芽,孩子会长大,时光转瞬即逝。104日,这是国庆期间的一个雨夜,回想起母亲跟我讲过那些关于姥爷的故事,现一晃我已是弱冠年华,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在各自的工作生活中,不断地忙碌着、奔波着、奋斗着,只为了让家人生活更有尊严、更幸福。

那一年,母亲还只是个10岁的孩子,家里排行最小,姥爷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,那会儿大家吃喝必须用粮票换,而得到粮票的方式就是用工分换。姥爷是一个有着村里最高文化的人,是村里的支书,农民出身的他有着黝黑的皮肤,还有那和母亲一样自然卷的头发,在母亲的讲述下,我脑海里生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朴实的庄稼人形象。

母亲说,那时候家里舅舅、大姨也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,舅舅和大姨都上学,她也想上,家里经济条件不好,也只是想想,不敢开口。改革开放初期,国家实行了土地下户政策,包产到户,责任到人。此外,经济体制也由计划经济转变成市场经济。姥爷本可以选择教书,但是教书需要走出去,家里就姥娘(外婆)一个人照顾,家境贫苦,姥爷怕姥娘一个人吃苦,便选择留家种地。这教书的机会便给了他的兄弟,我的二姥爷。

家里的鸡蛋以往都是拿出去赶集卖了。那一年,姥爷生病了,家里的鸡蛋每个星期可以留一颗,给姥爷煎着吃,妈妈说把他们三个馋的,等姥爷吃完,他们就把残留的碎皮碎渣舔着吃。赶上闹饥荒,虽然比不上1942年的大饥荒,但也是乡镇里的饥荒,村里的树皮在已经被扒光,皮鞋裤带大家也开始煮着吃。听了这些,我有点不相信了,但母亲讲述时的表情和眼里泪花让我认真地倾听着。直至看了冯小刚导演的电影《1942》,我才确认母亲所说都是事实。

母亲11岁时,姥爷因为过度劳累加上病情严重,悄然离世,最后也没用留下过一张黑白照。此后舅舅便辍学,承担起家里顶梁柱的责任,母亲开始上小学。后国家整体形势虽一路向好,但农村的生产力仍然比较落后,物质仍较贫乏,交通基本是靠走,通信基本是靠吼,这不是笑话,是当时真实的写照。母亲说,小时候最揪心的是每年的春秋季。这两个季节里,所有的农活基本上是靠扛、挑、背完成的。那时,她和大姨上学三点出发,步行去小学,雨天过河,冬天踏冰,唯一的干粮就是炒面(玉米粉干炒出来),一家人过年就吃二两肉,还是省吃俭用买的。因为家里农活重,舅舅在外打工,母亲便选择辍学,跟姥娘一起干农活,大姨继续上学。

之后,随着国家的政策持续向好,加之母亲他们逐渐长大,又踏实肯干、持家有道,家里生活水平也渐渐地提高。不知不觉祖国在不断地高速发展中,经济实力也越来越强大,人民的福祉也越来越好。今天的幸福,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的结晶,是几代中国人无私奉献,苦干实干的结果。

姥爷是党员,如今我也是一名4年党龄的党员。中国共产党的辛苦付出,才有了今天全国人民充实、幸福的日子,才有了我们的小康生活。一路上,虽有寒北秋风,但也有杏花春风;有山重水复,但也有柳暗花明。放眼我们伟大的祖国,是祖国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。

历史像风车一样飞转,时光像河流一样流淌,这历史的长河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曲曲折折,几千年漫漫征程,几百代风云变幻,一个世纪的近代史,刻满血与泪的印记;七十三年的上下求索在挫折中迎来新生。回首新中国七十三年的艰难历程,中国人民是在困境中追寻着黎明的曙光,面对这么多年的风雨沧桑,作为华夏子孙,我们依旧披荆斩棘砥砺前行。

我们生长在红旗下,目光所至,皆为华夏。用那一抹耀眼的中国红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。